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劍指農業供給側改革!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幹意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製改革和機製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產業體係、生產體係、經營體係,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意見還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協調好各方麵利益,麵臨許多重大考驗。必須直麵困難和挑戰,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勇於承受改革陣痛,盡力降低改革成本,積極防範改革風險,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
韓俊:玉米收儲製度改革是一場硬仗
今年的一號文件,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為三農工作的主線。而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重點和難點呢?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韓俊:今年將會繼續來深入推進,重要農產品,糧食等重要糧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製和收儲製度的改革,特別是玉米的,取消,臨時收儲以後,怎麽深化價格形成機製改革,這是一場硬仗。
2016年,我國全麵啟動了玉米收儲製度的改革。實施了9年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機製,國家不再進行臨時收儲。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韓俊:如果過去糧食都是政府收,現在取消臨時收儲是多元市場主體入市,局部地區就會有可能出現賣糧難,但是黄瓜视频app下载地址最新的改革一定要,努力降低改革的風險,黄瓜视频app下载地址最新應該鼓勵,這裏麵最重要的就是,糧食生產不能出現滑坡,農民持續增收的勢頭,不能出現逆轉,農村的社會還要繼續保持穩定和諧,這三條底線一定要守住。
韓俊指出,要讓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穩定市場供需關係,是改革的核心。而長期以來,由於政府托底收購,我國玉米的種植麵積和產量,一直居高不下。但另一方麵,國內外的市場價格卻呈現倒掛,大麥、高粱、木薯幹等玉米替代品進口量不斷增加,導致國內種植的玉米賣不出去、庫存積壓嚴重。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韓俊:這個價格的信號要能夠反映農產品真實的供求關係,因為你給農民發出了一個失真的信號,資源就配置不合理了,也就說不該種的都種了,種了以後也賣不出去都放在庫裏,這是一個根本的一個改革。
農業部:玉米庫存壓力依然大 今年繼續調減1000萬畝
在采訪中韓俊提到,2017年,推進玉米收儲製度改革,仍然將是一場硬仗。根據農業部的規劃,2016年全國共調減玉米種植麵積3000萬畝,2017年要在這一基礎上,再調減1000萬畝。為什麽要這麽大幅度地調減玉米的種植規模呢?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習銀生:現在確實庫存還是處於高位,雖然黄瓜视频app下载地址最新進行玉米結構調整了,但是總的來說黄瓜视频app下载地址最新當年的產量還是大於需求的,所以從整個社會庫存壓力來說的話,它庫存仍然比去年上升的。
據介紹,過去十二年,我國玉米種植麵積增加2.1億畝,從供需上看,玉米供求關係失衡,以2015年為例,我國玉米產量達到創曆史紀錄的2.25億噸,當年國內玉米消費量僅為約1.75億噸,國內供求關係由產不足需轉為產大於需,階段性供大於求格局加劇,農業部負責人表示,今年農業結構調整仍然是農業農村工作的一條主線。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 潘文博:從種植業結構調整來看,總體考慮就是穩糧優經擴飼,具體目標就是減少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拓展特色高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就是繼續調減籽粒玉米,重點是調減鐮刀灣等非優勢區域玉米麵積1000萬畝。
農業供給側改革下的新機會
針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投資機會,廣發證券日前發布研報指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本質體現為確保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去庫存的基礎之上推進農業現代化與規模化。
曆年中央一號文件回顧
2016
《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麵小康目標的若幹意見》
2015
《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
2014
《關於全麵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幹意見》
2013
《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幹意見》
2012
《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幹意見》
2011
《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
2010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劍指農業供給側改革!
- 聯盟548463行動綱領
- 禁抗重拳,《遏製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發布
- 王中:我對未來養豬業格局的幾點不同意見
- 驚!2015年我國30省生豬存、出欄均出現下降,最高跌幅24%
- 農業部:2025年主要畜種核心種源自給率要達70%
- 美國生豬養殖規模化的曆程
- 中國健康養殖工程暨中國健康養殖高端論壇啟動大會
- 為生存而食:飼料隨意采食量
- 豬的正常生長究竟需要多少水?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曆史
